一場春雨過后,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的麥田更綠了,處處充滿生機。
“雨下得很及時,你看這株旱堿麥已出四個蘗,株高差不多20厘米,長勢良好。盼著今年又是個豐收年。”4月3日,后仙莊村村民楊東進來到麥田查看小麥長勢,他拿起一株旱堿麥,高興地說。
跟著楊東進行走在田間,記者看到,一個由白色柵欄圍成的四四方方的區域格外顯眼,柵欄內安裝著物聯網孢子捕捉儀器、物聯網蟲情測報燈、田間生境遠程監測設備、田間小氣候及土壤墑情監測儀,盡顯“科技范兒”。正在這里查看設備的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于榮艷告訴記者,這里就是農田四情監測站。
“過去種田靠經驗,現在種田看數據。”于榮艷說,根據小麥生長周期的不同特點,利用這些設備,就能對蟲情、苗情、土壤墑情進行識別監測,經大數據分析后,為小麥的施肥、灌溉、蟲害防治提供科學指導。
說話間,于榮艷用手機打開了微信小程序“依科慧聯”,進入了農田四情監測站的監測預警系統手機版頁面,空溫、土溫、空濕、土濕、光照、雨量、風速……麥田的相關信息一目了然。
于榮艷將當天監測到的信息一一告知楊東進,并指導相關農戶為麥田增施葉面肥。
于榮艷說,如今,有了新技術的助力,一部手機就能了解實時數據,現在種田更省事也更高效。
在田間,農田四情監測站的設備通過自身裝載的傳感器,實時采集風速、蟲情、光照、雨量、溫濕度等數據,并及時傳送到物聯網監控服務平臺。
“監測站就像是‘天眼’,可以讓我們及時掌握信息,精準制定技術方案,讓種地有了更多科學依據。”于榮艷指著物聯網蟲情測報燈介紹,害蟲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在蟲害防治分析上,該款監測設備可智能識別蟲害種類和數量,實現了害蟲監測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望著綠油油的麥田,于榮艷說,黃驊市地處渤海之濱,全域耕地以中度鹽堿地為主。幾十年來,黃驊市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通過選育良種、改善土壤、優化種植技術等舉措,憑借科研人員和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使鹽堿地逐步變成“新糧倉”。
提及科技創新,楊東進指著面前的麥田介紹,他們種植的是中捷產業園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培育的旱堿麥良種“捷麥19”,使用的是微溝播種技術,這種技術更有利于土壤保水,便于小麥出苗。
“我們受益于好技術、好麥種。去年,我家20畝地的旱堿麥實現了大豐收,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楊東進說,看到曾經的鹽堿地如今變為“新糧倉”,他特別高興。(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